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平东镇毫不动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以赴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化市委“1345”工作架构和县委“1+3+5”工作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扎实开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各项工作(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立足平东发展基础和各村资源禀赋,明确定位,分类施策,与广大人民携手并进,攻坚克难,奋力把“百千万工程”的“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
一、撬动沉睡资源,奋力书写经济发展本“土”文章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围绕“绿色生态、文旅小镇”发展定位,全面挖掘村级可利用资源,统筹构建、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扎实开展湖光山色乡村振兴示范带“果蔬飘香”片区综合发展建设、绿美生态建设等工作,为产业发展铺就生态底色,着重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通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要素,腾挪空间,优化布局,激发土地资源活力,以“土地整治+土地流转+产业导入”为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农业产业+乡村旅游业+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一带引领、六村协同、多点支撑”的空间布局,为平东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今年成功引进优质企业——广东万亩田园农业有限公司,双墩村流转土地1200亩给其建设大豆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在“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营运模式下,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和专业合作社进行种植与加工销售,并将增加 700人以上就业岗位,每年可带动增收2500万元。202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5亿元,限上贸易业完成实绩1598万元,整体经济稳步向前。
二、坚持以民为本,努力弹好美好生活协奏曲
一是提升基础设施,高标准完成镇卫生院建设及平东村、南门村、日中社区幸福食堂和日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二是保障民生工程,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2023年以来,共计发放残疾人、高龄老人等各类困难群众救济金约268万元。三是优化便民服务,2023以来为群众办理服务事项971件,实现了由“分散受理”向“全科受理”转变,简化环节,提高效率,形成“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一站式”的高效便捷服务机制。四是推进移风易俗,完成10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升级完善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同时开通“平东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微信视频号,用“政务+短视频”模式,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
三、点亮圩镇“颜”值,持续绘就美丽宜居乡村新画卷
一是镇域风貌再提升,结合湖光山色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已完成美丽圩镇“七个一”中的三个“一”建设,包括一片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一个生态小公园及一处美丽圩镇客厅,完成农贸市场下水管道和沥青路面修补等硬件设施,基本完成外立面整治和统一设置广告牌等工作,整体风貌有了质的提升。二是交通路网建设工作再提速,完成海丰县平东镇部分村委村道硬底化建设工程、坑口村委岭下村道路建设项目,启动了海丰县平东镇Y190、U036线农村公路单车道改双车道建设工程及平东镇九龙村委水背村、上田心村桥涵建设工程,优化群众出行。三是创文创卫工作再提质,完成“广东省卫生镇”创建工作,成立了创文创卫攻坚巡查整治工作专班,落实不定期巡查整治工作,重点整治街面占道经营、门前乱堆乱放、擅自设置广告牌匾、非法小广告、垃圾乱丢乱弃和车辆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有效改善镇区街道秩序。四是生态环境工作再提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秸秆禁烧力度,全域禁烧,全年禁烧,实现午秋两季零火点工作目标;建成了集“生态清洁示范、水保科技展示、生态观光兼顾”于一体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项目,维护公平水库上游水源保护区水质,水清地美“气质佳”。
四、坚持同守平安,切实维护稳定社会发展大局
一是紧守安全生产“红线”,压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定《平东镇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方案》,与村(社区)签订责任书10份;今年来出动人1394人次,检查1312处场所,发现安全隐患398处,当场整改394处,限期整改4处。二是扼守住建领域“警戒线”,通过“查、测、封、改、拆、固”,累计拆除存在安全隐患自建房4栋;持续深入推进燃气安全排查整治,扎实推进燃气泄漏报警器安装工作,餐饮行业警报器安装率100%。三是严守防溺水“生命线”,对辖区内山塘、水库、河道等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工作,同时进村入户开展了以防溺水安全教育为主题的走访活动,发放宣传手册10000余份。四是固守道路交通安全“防线”,开展交通劝导、录入工作日志1370余条,排查G235、X126等路段安全隐患18处,消除隐患18处,设立安全标识牌8块。持续开展交通整治行动,加大力度消除道路交通危险源。五是坚守社会稳定“底线”,充分发挥综合治理委员会大平台作用,“一人一策一专班一预案”落实包案责任制,24小时全时段服务重点人员,科学稳妥处置重点事件,及时化解纠纷;持续推进电信网络防诈骗工作,注册“金钟罩”2500人次,累计关注3346人次;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坚持依法打击、整治规范、宣传教育“三箭齐发”。
此外,全镇工青妇、退役军人事务、殡改、统战、武装、统计、保密等各项工作均扎实开展。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项目建设有差距,产业发展仍有短板。农业产业化程度不够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二是农旅产业开发不够,开发层次较低,吸引力不够强。三是民生事业仍有待提高。
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平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站在历史新发展机遇期,全镇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落细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以及镇党委的部署要求,以实干实绩走好新的赶考之路。锁定目标定位,全力以赴抓重点、攻难点、造亮点、赶节点,奋力把手中的“施工图”转化为平东大地的“实景画”。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全镇将重点推进五大攻坚行动:
(一)高质量实施“优势产业”攻坚行动,做大做强做优镇域经济,高能赋力乡村振兴
围绕“绿色生态、文旅小镇”,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盘活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培育创建集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创意、田园景观、农产品展示、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农业企业,按照“一带引领、六村协同、多点支撑”蓝图,以“湖光山色”为“线”,串联“一心四区”,以海亮明康汇生态农业基地、湖洋田园综合体、“台农庄”观光园等为核心,以农业合作社为纽带、以家庭农场和农户为基础,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积极打造“台农式”平东生态休闲农业品牌,打造湖洋村田园综合体,助推平东文旅康养和休闲观光农业大发展。
(二)高质量实施“和美乡村”攻坚行动,聚焦美丽宜居乡村,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强化乡村建设“硬措施”。突出抓好交通网、水利网、能源网、信息网、市政网“五张网”建设,结合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17项任务,抓牢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平东镇通村组硬化路项目、谷南段、赤华段单车道改双车道建设项目,平东镇华照楼、九龙背两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惠及民生项目,全力推进老旧村庄改造,不断健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高标准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扎实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推动平龙西灌渠坑口村段和排洪沟改道升级工程、农田灌区建设项目、镇区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工程(二期)等项目落地见效,助力高质量发展。
(三)高质量推动“民生福祉”攻坚行动,促进城乡服务协调发展,满足新时代新生活新期待
促进就业、保基本民生。一体推动“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开展“粤菜师傅” “广东技工” “南粤家政”等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实现社会保险人群、医疗救助全覆盖,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和双拥工作。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补贴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水平,落实临时救助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提升市县“5080”攻坚成果,进一步新增学前教育学位,支持民办幼儿园普惠规范发展。推动平东中学、平东镇中心小学及附属3所小学教学质量不断提质增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四)高质量实施“基层善治”攻坚行动,在牢守安全底线上尽心尽责
下更大决心强化基层治理。用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经验,深入实施“基层善治”示范工程,充分发挥“一中心四平台”作用,深化“民情地图”推广应用,完善“一村(社区)一台账、一村(社区)一研判”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推动“田字型”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不断走深走实。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乡村文明创建,加大乡村文化产品供给,深化乡村移风易俗、成风化俗,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花更大力气防范重大风险。打好法治化治理拳,坚持“以打开路、打防并举、综合治理、以创促建”推进基层治理工作,加大涉毒涉枪、社区矫正工作力度,加强排查,推进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压实责任,做到涉毒涉枪零隐患。完善“信访大调解、大接访”制度,创新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构建基层大调解格局,进一步规范信访秩序。以更硬手腕推进平安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措施,牢牢把握各种可能影响安全稳定的风险因素,完善突发应急处理机制,围绕防溺水、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拧紧安全阀,筑牢防护网,全力消除公共安全隐患,全力整治社会治安问题。聚焦消防安全领域,持续开展镇街“三合一”场所“歼灭式”治理。聚焦森林防灭火领域,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加强对重点山头进行巡护,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聚焦自建房安全领域,排查安全隐患场所,落实管理措施。
(五)高质量实施“绿美平东”攻坚行动,在厚植生态底色上善作善成
结合平东地处公平水库上游的区域实际,坚持把守护绿水青山,打造绿美生态作为底线,积极探索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平东路径。
推动“绿美+生态”深度融合。着力抓好“桉树退改”工程,重点推进水源保护区桉树林改造退出。强化“林长制”长效管护机制,全力守好平东“绿色生态家底”抓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林分林相优化示范带建设等工作,加强林业专业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推动绿美平东生态建设加速提质。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深化农业污染源深度治理,强化烟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及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管控,不断提升优良天数比率。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提升河湖综合治理水平。持续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重金属污染源排查整治及新污染物治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特别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进水资源生态循环和梯次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