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微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海丰县平东镇 > 乡镇概况 > 历史文化
分享到:
平东镇平东村委山下村
  • 2018-03-20 15:43
  • 来源: 平东镇
  • 发布机构: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汕尾市海丰县卷

平东镇平东村委

山下村

  山下村隶属于汕尾市海丰县平东镇平东村委行政村,位于平东镇中部偏东,距离乡镇政府约5公里。相邻自然村有东、南两面是绵延山峦;北至上建村;西至塘尾村。属丘陵地带,地势东高西低,主要山岭有东山园山,海拔最高1000米,在村东有银坑河。特色农产品有花生、香瓜。乡道城平路经过本村。2008年全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底,1984年通电,1997年通电话。原有有平东小学分校,2008年因学生人数锐减而停办。

山下村村貌(摄于2015年底)

该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世居民族汉族;世居民系为客家民系;本地通用方言为客家方言。由钟氏仰怀公紫金南岭迁徙至九龙塘背村,后其子茶公再迁移至此建居而形成因建居在九龙山岭下得名而取名山下村。清朝前,属惠州府海丰县石塘都九龙约。民国时期,属海丰县二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海丰县二区。1953年,属海丰县公平区。1957年,属海丰县平东乡。1958年,属海丰县公平公社。1974年,属海丰县平东公社。1984年,属海丰县平东区公所。1986年,属海丰县平东镇平东村委至今。

主要姓氏有2个。第一大姓为钟姓,明朝从紫金迁移至广东九龙塘背村,清康熙年间从九龙塘背村迁移至本地;第二大姓为彭姓,清代从揭西五云迁移至本地。

2015年末,户籍人口980人。其中:男性500人,女性480人;60岁以上140人,最年长者年龄96性别女;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的人口有300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打工的人口有680人;农村留守儿童12人;实际在村人口200人;非户籍外来人口12人;祖籍本村的香港同胞有40多人;祖籍本村的华人华侨有200多人,主要分布国家或地区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 

传统经营传统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蔬菜等,改革开放后,村民大部分外出打工、经商,在村居民以种植水稻、花生为主。现时大部分村民打工、经商从事手工业加工和服务性行业等。在村居民以种植水稻、花生、香瓜、芝麻、冬瓜等为主,耕地面积在660亩左右,年均农业产值在50万元左右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工资性收入、商业经营、农业生产。



  传统民居为潮汕民居,现存35座。代表性民居有钟锦标老屋,建于80年代,占地面积120平方米,主要建筑特色以土木为材料,墙体以山石加灰土为粘合剂彻成,屋顶以杉木条为栋梁,上面盖普通红瓦片,建筑方式主要有是三间过二伸手。三间过二伸手是传统潮汕民居的基本建造单元之一,采用“井”字形格局,中心对称,由相向的两个一厅二房构成。厅大门居中正开。有人居住。

  

钟氏宗祠(摄于2015年底)

现存宗祠有1座。主要宗祠为钟氏宗祠,始建于清代。重建于1983年。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主要建筑特色以土木为材料,墙体以麻石加灰土为粘合剂彻成,屋顶以木条为栋梁,中横梁上画中国结等吉祥图案。屋顶盖有琉璃瓦片,祠堂内有圆形石柱,有12栋柱等,栋柱有刻字等。建筑设计以“上三下三”为布局,其保留明代建筑风貌,集青石雕、木雕、泥雕、金漆画、嵌瓷等古建艺术于一体仍作宗祠使用。

  代表性楹联颖川世泽懿德家声,书于清代,现存于钟氏宗祠;代表性匾额颖川堂,书于清代,现存于钟氏宗祠。

主要宗族活动有:1、农历九月廿为水口宫重建日,上建约四村包括上建、塘尾、山下村、官田村共同喜庆,全约举行演戏、祭神、放炮头、请客等集体活动2、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全村喜庆的节日,全村举行演戏请客活动。

华光大帝(摄于2015年底)

民间信仰场所有华光大帝,始建于清代,重建于90年代。供奉华光天王,主要祭祀活动与仪式村民备上五牺酒礼及金银宝绽祭祀神灵。。当地居民一年中参与祭祀活动1次,具体时间为农历九月二十八。不可移动文物钟敬文故居,始建于清末,重建于2008年,保护级别县级。

主要人物:钟敬文原名钟谭宗,生卒于1903-2002民俗学家、现代散文作家祖籍为平东镇山下村人,后其祖父迁至公平鱼街。1920年,就读于海丰陆安师范学校,毕业后受到新文化思潮和北大歌谣学运动的影响,对民间文学发生兴趣,开始搜集、整理民间歌谣故事等1927年秋,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任助教,与顾颉刚等人组织了民俗学会,编辑了《民间文艺》、《民俗》及民俗学丛书1934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文科研究院学习,并继续民间文学研究,在当地《民族学研究》、《民俗学》和国内的《艺风》发表论文。1941年到中山大学文学院任教,至1947年夏,因“左”倾思想被中大当局解聘。旋转香港,任达德学院教授。1947年夏在香港达德学院任文学系教授,被选为中国文学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1949年到北京参加第一届文代会。当选为全国文联候补委员,文学工作者协会常务委员。不久就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系教授、副教务长、科研室主任,并兼任北京辅仁大学教授。他在民俗和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独有建树,成为我国提倡用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的观点来研究民间文学的首批学者之一,是我国第一次正式打出民俗学大旗的学者之一。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和创作工作,贡献卓著。是我国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大师、现代散文作家2002年1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钟敬文故居(摄于2015年底)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标题文档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