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起义军南下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起义成功后,大军决定南下广东发展力量。
海陆丰第二次武装起义是为接应南昌起义军入粤而举行的。在农军相继占领陆丰、海丰两县城后,起义军却因遭遇敌军拦截而推迟了入粤时间。在海陆丰县委撤出两县城前几天,南昌起义军终于摆脱敌军阻扰,于1927年9月19日到达大埔县三河坝,后于23日、24日先后进入潮州、汕头。
起义军由于南下广东沿途遭遇几次激战,又兼酷暑行军,部队减员很多,为补充兵力,周恩来和前委派刘立道前往海陆丰,拟招兵2000人,并请支持招兵费用。
刘立道毕业于黄埔军校,曾受派遣到海陆丰训练农军,他于10月2日赶到海丰黄羌圩,向海陆丰县委书记张善铭陈述了前方情况和前委的紧急要求。海陆丰县委和东江革委认为招兵关系到南昌起义军成败,决定招员3000人,并拿出一万银元作为招兵费用。各区农民听闻招兵号召纷纷响应,星夜赶来报名的就有千余人。4日一早,刘立道和林道文带领第一批参军农民700人,准备支援起义军。
但战争形势瞬息万变,就在刘立道离开潮汕前往海陆丰招兵时,驻汕的叶挺、贺龙主力开赴揭阳,于9月28日在揭阳山湖地区与敌军激战,伤亡严重;而同一天,留驻汕头起义军部队受到日、美、英等帝国主义陆战队登陆袭击。敌军虽被击退,但汕头已无法固守,9月29日晚,前委会、革委会决定“放弃潮汕,退海陆丰”。他们当晚撤出汕头市,10月1日与从山湖退下来的部队汇合于揭阳炮台,于第二天抵达普宁流沙。从黄羌出发的700名农军,经过河田,到达揭西河婆;获知起义军已向陆丰撤退,便返回原地。七百勇士出征虽然无果而终,但不仅检验了海陆丰党组织超强的凝聚力和组织力,而且还表现了革命根据地青年坚如磐石的信仰、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这批勇士后来成为红二师第五团和红军四十九团的骨干力量。
朝面山改编——南昌起义军改旗易帜
1927年10月2—3日,起义军陆续到达普宁流沙。3日下午,前委书记周恩来抱病在天主教堂主持军事决策会议,会议决定:收集整顿武装队伍向海陆丰撤退,与海陆丰的工农结合,打出自己的旗帜,做好长期斗争准备;党政领导人及革命委员会等非武装人员疏散离队,向海陆丰出海口撤退,分赴香港或上海,再谋出路。
10月5日,二十四师七十团团长董朗率部到达陆丰,途中与师长董正荣率领的二十四师另一支残部汇合,6日到达陆丰博美区与海陆丰县委接上关系。7日,二十四师余部进入激石溪休整,受到当地党政组织及群众慰劳。9日,转移到西邻的海陆丰县委、东江革命委员会驻地黄羌朝面山休整。
10月15日,中共中央南方局与广东省委在张太雷主持下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将南昌起义军在海陆丰的余部及广东工农武装一律改称工农革命军。会后,南方局派广东省委军委委员颜昌颐到朝面山负责改编二十四师余部,并负责党对这支部队的领导工作。
10月下旬,颜昌颐到达朝面山及后方基地高潭中峒,与海丰县委和东江革命委员会负责人共同研究二十四师余部正式改编问题,确定部队番号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简称红二师)。23日,考虑到当时人数不足一个师编制,他们决定暂时先组建第二师第四团,由董朗任团长,颜昌颐任党代表。南昌起义时,因事发突然,起义军沿用原国民革命军的番号,大军南下时因战斗形势险恶,没有条件对起义军进行整编。通过朝面山改编,南昌起义军正式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随后,这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参加了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和创建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的工作,为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重要的贡献。
黄羌保卫战——打响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第一枪
1927年10月下旬,中共海陆丰县委根据省委指示,决定在海陆丰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红二师全体官兵还来不及进行休整,就进行战斗部署:四团一营驻黄羌圩保卫根据地党政机关、四团二营驻陆丰县大安区。驻扎在公平海城一带的国民党陈学顺团获悉了南昌起义军已经到了黄羌的信息,调一营兵力及保安队1000多人,准备一举消灭红二师,踏平黄羌这块革命根据地。
东江特委负责人张善铭获悉陈学顺团将进犯黄羌的情报后,马上找来了董朗、刘立道等红二师和农军的领导人,共同制定了“请君人瓮,三面合围”的作战方案。
1927年10月21日,陈学顺带领着1000多全副武装的国民党军队和地主武装,气势汹汹地向黄羌扑来。当部队进入黄羌后,发现人去巷空,仅剩下一座空圩。四处搜寻一无所获的陈学顺团,决定当晚驻扎在黄羌圩,第二天再找红二师决一胜负。
午夜,埋伏在夜幕中的三路农军同时分别从东、西、北三面发起攻击。人困马乏的陈学顺团官兵从梦中惊醒,仓促间连忙向枪声疏松的南边合门逃奔。三路农军在红二师四团一个排的配合下,乘势追击敌人。一直追到公平圩,顺势夺下公平,直达海城。
此次战斗粉碎了敌人一举消灭红军队伍的阴谋,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为南昌起义军立足海陆丰奠定基础。
11月下旬,新的中共东江特委成立,彭湃任书记,颜昌颐任东江特委主席团成员兼军委主任。12月,依照广东省委指示,东江特委积极扩充第二师,在海陆丰农军与青年团中挑选520名骨干成员,成立第五团。12月底,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部在朝面山正式成立,董朗任师长,颜昌颐任党代表,全师共1800人。
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创立
黄羌保卫战胜利后,海陆丰农民赤卫军在红二师配合下乘胜追击,分别向海丰的公平、梅陇、汕尾及陆丰的大安等地长驱直进。陈学顺在进攻计划失败后,于11月1日凌晨慌忙向惠阳撤退。工农革命军和农民赤卫军先后收复海丰、陆丰两县城,取得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全面胜利。
起义胜利后,中共海陆丰县委在彭湃的领导下,投入筹备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工作中去。根据东江特委的部署,1927年11月10日,汕尾市(区级市)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成立汕尾市苏维埃政府。11月13日,陆丰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在陆城孔庙隆重开幕,共有311名工农兵代表参加会议。雄壮的《国际歌》在会议现场响起。会议正式成立陆丰县苏维埃政府。会上,彭湃作关于苏维埃政权建立的政治报告,他深人分析了世界、中国广东和海陆丰的政治形势,提出陆丰广大工农兵群众联合起来,实现土地革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11月18日至21日,海丰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顺利召开。会议通过了《海丰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开幕通电》和《海丰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宣言》,并审查通过了《没收土地案》《改良工人生活案》《妇女问题案》等八项议案。工农大众群情激奋,热烈响应。他们将当时开会的明代学宫和会场四周墙壁都刷成红色,命名为“红场”“红宫”。随后,海陆丰两县(区)、乡相继建立起苏维埃政府。至此,在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白色恐怖”的最黑暗时期,海陆丰人民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工农兵执政的红色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权,树起坚决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大旗,激发了贫苦工农大众的革命热情,开启了中国苏维埃革命运动的新纪元。这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1927年12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发表了长篇文章《中国第一个苏维埃》,对此给予充分肯定。
1928年1月5日,由广州起义军改编成的红四师抵达海丰,与红二师会师,以海陆丰为根据地转战东江,连战连捷,使东江的苏维埃区域迅速扩大,为后来东江苏维埃政府成立、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红色记忆 不朽丰碑——海陆丰革命斗争通俗读本》第一章 史略 溯革命荣光,中共汕尾市委宣传部编,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