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微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海丰县海城镇 > 乡镇概况
分享到:
海丰县海城镇简介
  • 2024-05-17 10:20
  • 来源: 海城镇人民政府
  • 发布机构: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概况】海城镇位于汕尾市海丰县中部,是海丰县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广东省275个中心镇之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区域总面积231.29平方公里,下辖15个社区和9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5.7万人,常住人口约17.9万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镇现有党组织142个,党员3380名,下设党委14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125个,是一个具有一千六百七十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也是一块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圣地——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发祥地,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市政建设日新月异。

【镇域经济】2023年,海城镇将“镇域经济发展”作为贯彻落实市委、县委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全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限上”企业38家。全镇规上工业总产值0.31亿元,农业总产值4.1亿元,38家限上贸易业产值14.1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22.62亿元。聚焦培育发展“四上”企业,成功培育“四上”企业12家,鼓励个体工商户向企业转型升级,完成“个转企”115户,积极与企业洽谈投资项目,全年招商引资项目9个,落地7个,总投资超60亿元。

【重点项目】突出项目谋划储备,积极谋项目、抓建设、强后劲,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大力推进红城文旅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配套功能服务,完成体育中心一馆、二馆项目主体建设;县城北四环、规划一路实现无障碍通车,持续推进莲花东路、纵二路、龙津西路北延长线等市政路网建设;全力打通连接县城中心与县城北部新区的“交通圈”,畅通“经济圈”;完成红色文化广场二期、埔仔洞红色广场项目建设,增添红色文化色彩底蕴;完成坑尾头水库除险加固,有效提升水库的防洪灌溉、蓄水供水能力。

【党建工作】补齐村级基层力量。开展“两委”补选工作,严格执行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制度,有序开展各镇属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大力指导监督各镇属党组织换届工作的开展情况。按照工作流程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队伍,指导镇内村(社区)开展“两委”补选工作。2023年调整村(社区)“两委”干部4人,补选村(社区)“两委”干部9人。打造党建示范品牌。以南门社区“智慧南门,暖心为民”社区品牌为示范,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探索“骑手之家”“南门大妈”巡逻队等城市基层治理新亮点;持续优化党群服务阵地与综合服务设施布局,延伸打造文津社区、莲岭社区党员驿站、中沃户外工作者党群驿站、口袋公园;结合“重阳”“冬至”等传统佳节开展“情暖金秋志愿行,敬老爱老送温情”“情满冬至,幸福食堂”等志愿服务活动,搭起干群联系“暖心桥”。引领推动“两新”创建。以社会组织凯旋山庄党支部、非公企业信民生党支部等党建示范点为标杆,引领两新党建工作由重点突破向全面提升迈进。建设南门社区“骑手之家”、中沃盛能充电服务站工会户外劳动者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阵地,注重发挥快递员、外卖骑手机动灵活、服务范围广、群众接触度高的优势,鼓励引导200余名新就业群体等到街道社区报到备案,两新组织逐步成为服务群众新势力,基层治理新力量。加强建设银发阵地。建设两个老党员驿站,整合老党员驿站和社区老年大学阵地,为凝聚“银发力量”、打造“银发乐园”搭建优质载体,通过党建共建、活动联办等方式,以讲党史、唱红歌、跳红舞为载体引导老党员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平安建设】积极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扎实推进“治重化积”工作,依法按政策及时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共排查处理矛盾纠纷、信访案件共73宗;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持续整治治安乱点、热点,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共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活动15次,发动群众参与近5万人,发放各类宣传单张近4万张;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对社区矫正、刑满释放、易肇事肇祸等重点人员加大管理、帮教、救治力度,有效预防减少漏管脱管和重新犯罪现象发生;加强道路交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常态化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等各类平安建设,排查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隐患并落实整改11处,出动执勤人员5863人次,录入交通劝导码1214条。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有效提高。

【安全生产】编制森林防灭火作战图,设立22个临时检查卡点,加强人员驻山口值班值守,配齐护林员、消防队伍,大力做好清明和秋冬期间森林防灭火工作;扎实做好苏拉、杜苏芮等台风,暴雨、汛期前后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及时转移危险人群,全力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开展拉网式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坚决取缔流动黑气点,查处无证经营等各类违法行为,筑牢群众安全生产生活防线。今年以来,我镇共出动人员28400人次,全覆盖检查“三小”场所、出租屋、人员密集场所等各类场所7371间,发现隐患并落实整改996处;燃气安全排查整治营业餐饮主体925家,推动商户安装报警器数量925个,实现100%安装,取缔黑气点2个,筑牢燃气安全防线。

【乡村振兴】坚持抓特色强产业,三农事业欣欣向荣,发挥“莲花山茶”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效应,汇聚龙头企业力量,建设莲花山茶省级产业园区,全镇茶园种植面积扩大至2万亩,年产量超280万斤,产值超3.5亿元;入驻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县级龙头企业1家,家庭农场30家,有LHS、银瓶山、金瓶山、三条垅、白水蔗莲丰、莲花云雾、仁荣、银屏翠芽等商标。大力推动“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广泛发动各界社会力量参与,累计捐赠项目总计29个,捐赠总金额超1100万元,促进农民公益性收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实施扶持壮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莲花、新望、长埔、万中等村通过成立公司、参股龙头企业的方式获得分红,并通过土地出租、经营农家乐等路径发展综合服务型经济、稳健投资型经济,2023年全镇所有村集体收入均超10万元;探索“天然养吧”“围炉煮茶”“一站式聚会”等新型商业模式,推动乡村旅游与休闲度假、生态康养深度融合。组织实施海城镇农村片区环卫清扫保洁及垃圾清运服务项目,巩固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果,打造干净整洁和美乡村;推进“五道两清零”,实施裸露山体复绿,摸排遮蔽坟墓46座;推进村庄“四个一”绿化工程,全力打造绿化景观带、乡村休闲绿地、庭院绿化示范点、生态景观林。

【社会民生】海城镇顺利筹建退役军人服务站,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保障得到加强,全镇现有1个政务服务中心、24个党群服务中心;现辖区内共有医院8间,分别为海城镇卫生院、莲花山卫生院、彭湃医院、惠慈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粤东医院、慢性病防治站,近年来海城镇卫生院不断完善新建综合大楼,添置CT机等医疗器械,医疗水平和就医环境明显提升,建有12个卫生站,补齐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短板;新建海城镇中心幼儿园,全面升级改造中心小学、新园小学、城西小学等中小学,新建教学楼、操场等硬件设施配套,不断推进学校布局调整,落实各中小学“大班制”整改,成功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工作,全镇现有公办中小学15所、民办学校3所,公办中心幼儿园1所和民办幼儿园42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公办学校提供学位共约25000个,其中:中学学位约7000个,小学学位约18000个;不断完善养老服务,辖有养老院1间,已建成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6个,幸福食堂8个;家门口配套更齐全,全镇建有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4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座图书馆、9个农家书屋,不断满足辖区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现有3个红色文化公园(新安、新望、埔仔),1个体育场,拓展休闲健身空间。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