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海丰全力推进精准脱贫
今年以来,海丰县攻坚克难,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产业,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脱贫工作。
该县把任务逐层细化、分解下达到镇、村,通过实施社会保障脱贫工程,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对象实现政策性保障兜底脱贫。至目前,该县已有6573户贫困户、14666人实现脱贫,占总脱贫人数的44.9%,预计后年将全部实现脱贫目标。同时,施行“以奖代补”的补贴政策:即通过学习或参加培训且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贫困劳动力,实现有较稳定的工作和可观的收入,按年务工总收入的8%进行奖励;未参加过学习或正规培训,但积极务工,取得工资性收入的贫困劳动力,按年务工总收入的6%进行奖励;对居家创业的,就是在家庭从事手工编织、来料加工、农产品加工等工作的,按年创业纯收入的8%进行奖励,以确保到2018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增收脱贫。此外,该县根据农业产业和贫困户的分布情况,制订“集中连片脱贫增收工程总体规划”,把集中连片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等相衔接,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龙岗帮扶的33个扶贫村与海丰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发公司合作,共同注资成立投资大厦项目公司。该公司独立经营,独立核算。33个扶贫村每村投入200万元扶贫资金,按所占股份分享大厦运营收益,解决贫困村的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的固定分红。
该县以产业经营为引领,加快脱贫奔康的步伐。其中,平东镇蔬菜基地、可塘镇养殖基地、赤坑镇荔枝基地、联安镇袁隆平超级水稻种植基地和黄羌林场、大湖镇旅游基地五大基地的连片开发,彰显了扶贫开发的周密系统性。同时,积极探索资产收益带动机制,引导贫困户以土地、资源、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资金和生产资料入股企业参与分红。可塘镇罗北村87户贫困户,全部参与到该村恒华种养合作社和海丰县众善灵芝种植专业合作社,享受合作社的收益分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参与恒华种养合作社养鱼,每人每天出勤收入约200元,确保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面脱贫。
目前,该县大力推进平东镇大塘村观赏农业旅游线路建设,实施可塘罗北村、可新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陶河镇、赤坑镇岗头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陶河镇霞西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和赤坑镇集中连片人畜分离、畜禽养殖集中圈养工程及大湖镇高螺村滨海旅游度假观鸟基础设施建设。汕尾日报讯 (记者 庄小杰 通讯员 余作明)
该县把任务逐层细化、分解下达到镇、村,通过实施社会保障脱贫工程,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对象实现政策性保障兜底脱贫。至目前,该县已有6573户贫困户、14666人实现脱贫,占总脱贫人数的44.9%,预计后年将全部实现脱贫目标。同时,施行“以奖代补”的补贴政策:即通过学习或参加培训且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贫困劳动力,实现有较稳定的工作和可观的收入,按年务工总收入的8%进行奖励;未参加过学习或正规培训,但积极务工,取得工资性收入的贫困劳动力,按年务工总收入的6%进行奖励;对居家创业的,就是在家庭从事手工编织、来料加工、农产品加工等工作的,按年创业纯收入的8%进行奖励,以确保到2018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增收脱贫。此外,该县根据农业产业和贫困户的分布情况,制订“集中连片脱贫增收工程总体规划”,把集中连片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等相衔接,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龙岗帮扶的33个扶贫村与海丰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发公司合作,共同注资成立投资大厦项目公司。该公司独立经营,独立核算。33个扶贫村每村投入200万元扶贫资金,按所占股份分享大厦运营收益,解决贫困村的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的固定分红。
该县以产业经营为引领,加快脱贫奔康的步伐。其中,平东镇蔬菜基地、可塘镇养殖基地、赤坑镇荔枝基地、联安镇袁隆平超级水稻种植基地和黄羌林场、大湖镇旅游基地五大基地的连片开发,彰显了扶贫开发的周密系统性。同时,积极探索资产收益带动机制,引导贫困户以土地、资源、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资金和生产资料入股企业参与分红。可塘镇罗北村87户贫困户,全部参与到该村恒华种养合作社和海丰县众善灵芝种植专业合作社,享受合作社的收益分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参与恒华种养合作社养鱼,每人每天出勤收入约200元,确保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面脱贫。
目前,该县大力推进平东镇大塘村观赏农业旅游线路建设,实施可塘罗北村、可新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陶河镇、赤坑镇岗头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陶河镇霞西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和赤坑镇集中连片人畜分离、畜禽养殖集中圈养工程及大湖镇高螺村滨海旅游度假观鸟基础设施建设。汕尾日报讯 (记者 庄小杰 通讯员 余作明)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