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海丰大打脱贫攻坚战 已签约引进脱贫产业项目8个 到位扶持资金2.65亿元
今年来,在深圳龙岗区和省、市直有关单位的大力帮扶下,海丰县突出“三个精准”,大打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初步成效。至目前,该县、镇、村三级已成立脱贫攻坚领导机构和帮扶工作队502个,有563名党员干部驻村入户,完成了全部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核查上报工作,核出非贫困户3791户,占25%、非贫困人口6137人,占14.58%;完成了深圳龙岗区和省、市直有关单位扶持42个贫困村的对接工作;已签约、引进龙岗袁隆平推广中心杂交水稻等脱贫产业项目8个,到位扶持资金2.65亿元,深圳龙岗(海丰)产业园、创维科技、海丰龙岗大厦等一批“造血型”产业项目正在洽谈中。
该县明确精准脱贫攻坚思路。针对前二轮扶贫“双到”工作中存在的产业发展缺支撑,边远地区道路不通,公共服务缺位和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等“瓶颈”问题,该县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立足精准、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和到2018年提前实现42个贫困村及199个非贫困村15150贫困户、39415贫困人口 “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即稳定实现农村扶贫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的脱贫目标。
该县精准施策发力推进攻坚行动。该县实行县一级对脱贫攻坚负总责、镇一级负主体责任、村一级负具体责任、县直各部门承担行业扶贫第一责任的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明确县、镇、村三级党政主要领导负相应的领导责任,并由各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深入各贫困村和贫困户,逐村、逐户、逐人开展调查,摸清底数,将摸查情况上墙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真正把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贫困状况摸清楚、搞准确,不让一村一户一人“掉队”。同时,由镇一级组织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村干部开展识别贫困状况业务培训,做到精准识别、建档立卡、一户一档,确保百分百脱贫,并按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要求,因村因户施策,一村一户一策,以产业发展、特色种养、基础设施、智力开发和公共服务等为重点进行脱贫攻坚,对因病致贫、因贫失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采取社会保障等措施帮助实现脱贫。此外,因村因户确定扶贫项目,优先安排“造血型项目上马”,并建立财政专项扶持资金项目管理制度,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
该县强化精准脱贫攻坚监督。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的完成,该县采取审计监督和纪检监督相配套的监督措施,从工作机制制定执行、 政策支撑等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对审计出来的问题分门别类,依法交由有关部门处理。(记者 曹楠楠 通讯员 陈孙)
该县明确精准脱贫攻坚思路。针对前二轮扶贫“双到”工作中存在的产业发展缺支撑,边远地区道路不通,公共服务缺位和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等“瓶颈”问题,该县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立足精准、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和到2018年提前实现42个贫困村及199个非贫困村15150贫困户、39415贫困人口 “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即稳定实现农村扶贫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的脱贫目标。
该县精准施策发力推进攻坚行动。该县实行县一级对脱贫攻坚负总责、镇一级负主体责任、村一级负具体责任、县直各部门承担行业扶贫第一责任的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明确县、镇、村三级党政主要领导负相应的领导责任,并由各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深入各贫困村和贫困户,逐村、逐户、逐人开展调查,摸清底数,将摸查情况上墙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真正把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贫困状况摸清楚、搞准确,不让一村一户一人“掉队”。同时,由镇一级组织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村干部开展识别贫困状况业务培训,做到精准识别、建档立卡、一户一档,确保百分百脱贫,并按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要求,因村因户施策,一村一户一策,以产业发展、特色种养、基础设施、智力开发和公共服务等为重点进行脱贫攻坚,对因病致贫、因贫失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采取社会保障等措施帮助实现脱贫。此外,因村因户确定扶贫项目,优先安排“造血型项目上马”,并建立财政专项扶持资金项目管理制度,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
该县强化精准脱贫攻坚监督。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的完成,该县采取审计监督和纪检监督相配套的监督措施,从工作机制制定执行、 政策支撑等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对审计出来的问题分门别类,依法交由有关部门处理。(记者 曹楠楠 通讯员 陈孙)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