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底部
  • 政务微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专题专栏 > 精准扶贫
分享到:
精准帮扶暖民心 实字当头现成效
  • 2016-01-18 11:01
  • 来源: 县广播电视台
  • 发布机构: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2015年是全省第二轮扶贫“双到”工作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第三轮扶贫攻坚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来,我县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在深圳市龙岗区的对口帮扶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瞄准贫困户稳定脱贫和贫困村面貌改变两大目标,实施精准扶贫,抓亮点促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
    冬日的暖阳下,记者来到距离县城四十公里外的赤石镇新城村。刚进村,新建的村民服务中心和村前广场格外入眼,与旁边古老的围屋相互映衬、勾勒出一派扶贫新景象。而在三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区贫困村,通过龙岗区南湾街道的帮扶,如今,赤石新城村已发生巨大变化。
    事实上,新城村的变化远不止这些。还包括洋坑供水塔、傅围无公害公厕、新城“三面光”水渠,以及洋坑葛薯基地、水口柑橘基地的建成。此外,55户贫困户新建了小楼,贫困大学生得到资助,有的顺利完成学业。这都得益于对口帮扶单位南湾街道办扎实推进双到扶贫工作,三年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00万元,切实为新城村解决了一大批实际问题。省长朱小丹在视察海丰扶贫工作时高度评价新城村扶贫经验:“小投入、见效大,做法务实,值得推广”。
    赤石镇新城村的变化,其实就是我县扶贫“双到”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深圳市龙岗区倾情帮扶海丰的真实写照。自第二轮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共投入帮扶资金3亿元,其中深圳龙岗帮扶1.9亿元,以“造血先行、注重长效、保障民生”的原则,立足发展抓“三业”、 惠及民众抓“三子”的举措,围绕贫困户稳定脱贫和贫困村面貌改变两大目标,全面实施“靶向疗法”,落实对50个贫困村的精准帮扶。各对口帮扶单位围绕考核任务,认真研究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坚定不移地抓投资、抓项目、促就业,切实做到人员到位、方案到位、资金到位、项目到位。驻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精心组织,全力以赴,扎实推进各项帮扶工作。通过大力帮扶,建设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基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村前公园、村道硬底化、亮化工程、安全饮水工程,购建了一大批厂房物业,完成了贫困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以及两不具备搬迁工作任务和一系列的民生保障工程,贫困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帮扶后,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到8400元,比帮扶前增加6344元,达到帮扶的预期目标。
    扶贫要输血,更要造血。只有着眼长效扶贫,帮扶的作用才能愈发久远。为稳定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扶贫资产的保值增长,县扶贫办、深圳驻海丰工作组总结上一轮帮扶经验,整合25个帮扶村的财政资金,投资3000万元,在梅陇镇建设深圳龙岗(海丰)扶贫产业园,作为25个村的集体产业,确保4000多贫困户就业和每个村5万元以上的经济收入。(吕极津 蔡源)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