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底部
  • 政务微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专题专栏 > 精准扶贫
分享到:
“造血”扶贫见实效——?龙岗区委宣传部、区新闻中心、广电中心帮扶黄羌镇双圳村侧记
  • 2016-01-08 09:40
  • 来源: 汕尾日报
  • 发布机构: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住有所居,老有所依,幼有所学,病有所医……”海丰县黄羌镇双圳村民盛赞深圳市龙岗区委宣传部,区新闻中心、广电中心(下称龙岗扶贫工作组)帮扶行动扎扎实实,给他们带来了实惠:村集体年收入从帮扶前的0元提高到9万元,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从帮扶前的2800元提高到8990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帮扶前的4500元提高到1.05万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五项举措推发展
    对一个落后的乡村实行短期的资金速成帮扶,效果肯定不理想。造血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帮扶和思想帮扶才是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的根基。龙岗扶贫工作组自进驻双圳村以来,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及时制定出五项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落实住房改造工作。对50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进行住房改造,累计发放住房改造补助资金93.9万元。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3.6167万元,修建了1个大型水利陂头和7个排水桥涵,使农田灌溉面积达到1500多亩;先后投入98.69万元,对6个自然村的4公里村道进行硬底化改造,增加LED路灯20盏;投入22.023万元,升级改造自来水工程;投入22.8万元,兴建文体广场、文化馆和文化公园;投入4.3万元,购置垃圾清运车和垃圾桶,修建公厕;投入17.3902万元,整修村委会门前地町,赠送村委会电脑、打印机、办公台、资料柜等办公用品。三是实施济困、助医、助学等帮扶。先后投入11.234万元,对贫困户和困难农户、困难党员进行慰问,为双圳小学学生每人发放一个书包,资助贫困户和有困难的农户子女,使他们不因贫困而辍学,帮助贫困户全部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协助落实60周岁以上的贫困户养老保险政策;投入15.4万元,为双圳小学安装多媒体电教平台,购置部分桌椅板凳。四是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协助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多次对村民进行水稻、黄花菜种植等农业技能培训,并对村富余劳动力进行非农业技能培训,积极联系用工单位,协助转移就业。五是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保障村和农户收入稳定增长。先后投入117.57万元,入股深圳龙岗(海丰)扶贫产业园,保证村集体收入每年至少5万元,贫困户也能在工业园实现优先就业和技能培训;成立双圳种养专业合业社,为贫困户发放产业发展资金,购买生产资料,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提高收入。
 
    扶贫机制显特色
    在帮扶过程中,龙岗扶贫工作组和双圳村精准选择帮扶项目、简化项目实施流程、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形成了扶贫三项工作机制。一是在项目选择上,立足长远,顺应需求。帮扶双方针对村就近务工多、林木栽培和加工业兴盛的特点,实施村道硬底化建设,方便村民外出务工,也方便林木运输。二是在项目实施上,力求精简,保质保量。在实施自来水工程建设过程中,由扶贫工作组购买水管,村干部鼓励村民投工投劳,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在资金筹措上,量力而行,相互支持。扶贫工作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筹措资金,村里也发动村民集资,合力推进扶贫项目建设。目前,双圳村累计筹集社会扶贫资金72.3897万元,是龙岗所帮扶的25个贫困村当中筹措社会扶贫资金最多的村。
 
    扶贫实效初显现
    龙岗扶贫工作组把完善住房改造、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安全饮水、文体设施、卫生设施、基层组织建设、济困、助医、助学帮扶、技能培训和产业扶贫等十大类共33个项目建设列为工作重点,全面跟踪落实。近三年来,累计落实帮扶资金524.3187万元。目前,双圳村各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该村农田水利设施完善,交通和就医就学便利,活动场所环境优美,基本实现了住有所居、老有所依、幼有所学、病有所医。村民外出务工的热情高涨,收入有了显著提高。2014年3月,双圳村从市、县和深圳龙岗所帮扶的几十个贫困村中脱颖而出,作为最早接受省扶贫办检阅的三个贫困村之一,向省扶贫办、市扶贫办、海丰县政府、海丰县扶贫办、黄羌镇政府展示了对口帮扶的成效。去年5月,由于双圳村的自然村完成村道建设公里数和硬底化条数多,入选了海丰县扶贫四个典型实例之一,进一步彰显了帮扶单位的扶贫成效。(通讯员  林小辉)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