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丰生态科技城宏图初展,海内外50多家企业接踵而至;可塘珠宝产业园翡翠产品基地孕育着彩宝的梦想;排水及防洪排涝系统为县城三镇构筑安全管网;“一园四基地”探索出扶贫“双到”之路的新创举……自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开展以来,深圳龙岗区对口帮扶海丰,立足实际,精心组织,强化保障,扎实推动对口帮扶工作落实,项目引进、共建园区、城市扩容提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民生等全面帮扶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理念:引领现代经济规划
2013年,根据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的部署和工作安排,深圳市龙岗区对口帮扶海丰县,区委书记杨洪、区长冯现学等区领导先后带领龙岗区有关单位前来海丰调研,就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投融资及确定帮扶25个贫困村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接着,挂驻海丰县的该区区委常委吕海茵带领对口帮扶工作组深入调查,制定工作方案,一场改变落后面貌的大帮扶在海丰大地上拉开了序幕。
海丰生态科技城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产业转移园面积6平方公里。去年完成开发面积2.5平方公里,投资额达11亿元。征地拆迁方面,已投入征地补偿资金2亿元,基本完成中心启动区1.2平方公里及二期60万平方米工业用地的征地。龙岗区对口帮扶工作组组长吕海茵积极协助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与海丰县政府一起拟定了《海丰生态科技城项目引进管理办法》,提出了园区产业导向、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入园项目管理、优惠政策等方面的一系列举措,推动提升招商项目质量。针对海丰园区建设中较为突出的融资问题,去年8月份以来,工作组组织龙岗区城投公司融资经验丰富的人员到海丰开展了多次调研,与海丰财政局、开发区管委会、海业公司(融资主体)等有关单位,就生态科技城融资问题开展了对接座谈,积极提出了帮扶融资方面的建议。海丰县海业公司以企业发行债券方式融资6亿元用于园区土地储备及重点项目建设,该项目已于今年2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
去年10月,龙岗区与海丰县联合举办珠宝文化节招商会,组织区内50多家企业前来考察园区和对接交流,宣传推介海丰投资环境,引导企业到海丰投资兴业。并安排专人负责,做好项目跟踪服务,推动可塘珠宝产业园、翡翠产品基地、高端直线电机、国际珠宝首饰工贸城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实。其中龙岗引荐的翡翠产品加工基地项目,由上市公司东方金钰公司投资建设,占地面积30亩,投资额10亿元。全年引进重点项目19个,总投资74.44亿元。其中签约(未动工)项目13个,总投资53.2亿元;在建项目6个,总投资21.24亿元,共完成年度投资6.3亿元。
今年,海丰遭受“5·20”特大暴雨袭击,洪水上涨。此刻,《海丰县城市排水及防洪排涝系统专项规划》正在组织实施。洪水过后,更坚定了龙岗人加快帮助改造海丰排洪系统的建设。该工程包括海城、附城、城东三镇和公平镇部分地区,面积涵盖333平方公里。
新举措:产业帮扶长效机制
龙岗区对口帮扶工作组在海丰的点、面、块之间,形成有机的对接结合,探索了一系列新的机制。
目前,龙岗区卫生部门正在开展“三个一”帮扶(100万元设备、100人培训、1个专业科室),海丰方面已提交100万元医疗设备清单和培训人员安排。同时,龙岗区从拍卖会上竞得一大批医疗器械,价值3000万元,支持海丰提升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
龙岗区教育部门重点开展支教、学校“一对一”帮扶、教育信息系统、教育园区等帮扶项目;龙岗选派优秀教师到海丰支教活动已启动,首批6名支教老师已于3月9日到任,双方各20间学校的 “一对一”结对帮扶方案开始实施。此外,组织挑选50名海丰贫困学生到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学习。投入820万元,帮扶推进海丰南部新城建设。资助开展南部新城市民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市政道路设计等项目,带动海丰县城向南扩展,实现扩容提质。同时,又结合省级新农村示范片项目申报,投入80多万元帮扶编制了赤石、莲花山两个片区的新农村示范片规划方案,助推海丰新农村建设。
深圳市龙岗区帮扶海丰县25个贫困村,分别落实在海丰县赤坑、赤石、梅陇、城东、大湖、公平、黄羌、平东、陶河9个乡镇。25个村的贫困户1608户,贫困人口8063人。为创新扶贫长效机制,确保贫困村稳定集体经济收入和扶贫资产的保值增长,海丰县扶贫办、深圳市驻海丰县扶贫工作组深入实地调研,总结上一轮帮扶的宝贵经验,结合海丰产业专业镇分布情况,根据梅陇镇金银首饰业发达、有从业人员专业技术优势的实际情况,深圳市龙岗区委区政府和海丰县委县政府充分协商,整合统筹龙岗区帮扶25个贫困村的财政资金,在海丰县梅陇镇征地建设深圳龙岗(海丰)扶贫产业园。扶贫产业园区投入资金3000万元,征地5415平方米,园区建设总面积16484.74平方米。该园区建成后产权为深圳帮扶的25个贫困村所有,预计2015年10月建成启用。海丰县扶贫办和深圳驻海丰县工作组主动联系梅陇首饰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引进企业入园,采用厂房出租的合作方式,确保产业园区出租年收入125万元以上。园区厂房出租的收益将作为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县财政局和扶贫办制订收益分配方案,确保25个贫困村集体收入每年5至7万元以上。扶贫产业园区日常管理工作由县海业公司、县扶贫办负责,同时加强全县贫困村劳动力的就业和贫困户的转产转业的技能培训,优先聘用贫困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园区培训与就业,预计园区可新增就业岗位3000多个,可有效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提高贫困户的家庭经济收入,全面推动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目前,龙岗区投入约2亿元,全面拉动海丰9个镇25个贫困村的产业帮扶。
去年春夏之交,省长朱小丹在汕尾调研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时,充分肯定了“一园四基地”产业帮扶的探索精神和新举措。同时,对龙岗区南湾街道对口帮扶海丰县赤石镇新城村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表示赞同,称“新城村的扶贫开发,既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又为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造林绿化、安居工程、水利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公共服务等统筹推进,小投入、见效大,做法务实,值得推广”。(记者 庄小杰 通讯员 余作明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