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黄羌林场十字岗村:逐步形成产业化扶贫长效机制
黄羌林场十字岗村是我县第一轮扶贫工作的贫困村,在县扶贫办和县档案局的指导和帮扶下,通过创新扶贫工作思路和转变工作方式,逐步形成产业化扶贫长效机制,使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壮大,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黄羌林场十字岗村位于我县东北部偏远山区,下辖新岗、新楼、十字岗、埕陶、学斗、大陇等6个自然村,农业总户数147多户,人口800多人。在第一轮扶贫工作之前,全村年人均纯收入为1850元,贫困户15户,贫困人口77人,集体经济薄弱,年收入7000多元,因此,被我县列为第一轮扶贫村。2009年,在县扶贫办的指导下和县档案局的帮扶下,根据十字岗村地处山区、一年四季适宜养牛的特点,引导该村创办养牛场。村委会投入上级扶持资金15.5万元,在朝面山水库尾黄葛窝创办养牛场,放养牛由原来42头发展到60多头。
十字岗村通过创办养牛场,形成村主导产业,带动群众养牛,不仅使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多,而且15户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做好扶贫项目后续管理,是巩固贫困村整村推进成果,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县扶贫办和县档案馆领导深入十字岗村指导产业化扶贫长效机制建设,加强扶贫项目后续管理,建章立制,不断改进和完善,确保该村养牛产业化发展。(蔡雪坚)
黄羌林场十字岗村位于我县东北部偏远山区,下辖新岗、新楼、十字岗、埕陶、学斗、大陇等6个自然村,农业总户数147多户,人口800多人。在第一轮扶贫工作之前,全村年人均纯收入为1850元,贫困户15户,贫困人口77人,集体经济薄弱,年收入7000多元,因此,被我县列为第一轮扶贫村。2009年,在县扶贫办的指导下和县档案局的帮扶下,根据十字岗村地处山区、一年四季适宜养牛的特点,引导该村创办养牛场。村委会投入上级扶持资金15.5万元,在朝面山水库尾黄葛窝创办养牛场,放养牛由原来42头发展到60多头。
十字岗村通过创办养牛场,形成村主导产业,带动群众养牛,不仅使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多,而且15户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做好扶贫项目后续管理,是巩固贫困村整村推进成果,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县扶贫办和县档案馆领导深入十字岗村指导产业化扶贫长效机制建设,加强扶贫项目后续管理,建章立制,不断改进和完善,确保该村养牛产业化发展。(蔡雪坚)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