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底部
  • 政务微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专题专栏 > 精准扶贫
分享到:
海丰县找准产业突破口大力帮扶贫困村户增收入
  • 2014-11-11 15:27
  • 来源: 汕尾日报
  • 发布机构: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海丰县以基地为依托、以技术为支撑,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注入科学发展新活力,带动贫困村、户发展产业经济,展示了可喜的发展前景。最近,该县巧“借东风”,利用深圳市龙岗区的大力帮扶,分别在海丰九龙村委设立了“海丰县龙飞果蔬种养专业合作社”,“海丰陶河杨西蛋鸡养殖基地”,前者投入资金300多万元,而蛋鸡养殖基地投入明显增加,达到650万元。
    今年以来,该县在探索实践中,产业扶贫被证明为解决扶贫从“输血”到“造血”的有效方法,也是我省扶贫开发主要途径。过去的产业扶贫大都是在村一级开展一些农业、手工业等相对较小的产业项目。如今,该县总结出一套新的方法,以基地为依托,以技术为支撑,用发展的方法整合资源,合理统筹安排,规划贫困村户,发展产业经济。海丰平东镇九龙村委实行土地流转,整合农户土地,发展果蔬种养业。目前,已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新建果蔬加工厂、搭建蔬菜大棚。据了解,目前土地流转达200亩,村民以土地入股,年收入的30%返回村集体经济收入;30%作为社员分红;30%为专业合作社经营流动费用,其余10%作为村福利。财务公开透明,既有实惠又有希望前景,深受农户们的欢迎。
    该县在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探索出了新的扶贫发展路子,通过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方法,大力帮扶贫困户增加家庭收入。在深圳市龙岗区的大力帮扶下,该县设立了“海丰陶河杨西蛋鸡养殖基地”,投入资金650万元。该基地实行集约化、现代化管理,基地引进的国外绿壳蛋鸡品种,营养高、品质优、蛋鸡生蛋率达70%以上,绿壳蛋占90%以上,每年产蛋100—200万枚,可孵育3-5万只鸡苗供应周边农户养殖。为推进蛋鸡养殖产业化,带动陶河、赤坑等镇贫困村户们发展蛋鸡养殖,基地计划首期带动500多农户进行养殖。目前,该基地已从梅州购进第一批加拿大品种的鸡苗1万只,通过防疫和前期养殖,一个月后便可配送给500贫困户饲养。估计3个月后便可回收进厂加工成肉鸡产品。据该县扶贫办公室主任林来嘉介绍,通过各方的支持和努力,目前该蛋鸡养殖基地万事俱备,各种技术设施完善,防疫区、实验室等一应俱全。这一产业扶贫方法,保守估计年可增加每个贫困户收入4000—5000元。这个方法达到实实在在的惠农目的,也为海丰今后的扶贫工作,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子。(记者 庄小杰)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