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底部
  • 政务微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专题专栏 > 争创文明县城共建美好家园
分享到:
汕尾非遗与文博工作“双提升”,市民文化生活不断“加料”
  • 2022-05-30 16:20
  • 来源: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
  • 发布机构: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近日,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汕尾市申报的脸谱绘制成功入选。年初,汕尾市市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工作完成,增加碣石东埔竹马戏等市级代表性项目17项。至此,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项、省级30项、市级75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招牌愈发闪亮。

  “脸谱绘制”入选省级非遗

汕尾市申报的脸谱绘制成功入选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汕尾市申报的脸谱绘制成功入选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去年年初,广东省启动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遴选和评审,全省共有236项申报项目纳入评审,其中汕尾市申报的脸谱绘制成功入选。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戏曲的文化特有标识,脸谱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戏曲人物造型中面部化妆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传统美术之一,有极佳的舞台视觉效果和感染力,对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有着深刻意义。

  自明清以来,海陆丰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的脸谱是广东省戏剧脸谱的突出代表,其艺术造型花哨夸张,既有类型化的程式规范,又有鲜明的个性表露,集历史性,艺术性,学术性和趣味性为一体,以红、黑、白三色为主色,以“目”“眉”和脸的类别勾画人物角色的忠奸、善恶、美丑及其性格特点,达到雅俗共赏的高度审美境界,被誉为“艺术中的艺术”。

  多年来,海陆丰民间艺人们将这一多姿多彩的脸谱艺术代代相传。改革开放后,海陆丰戏剧脸谱艺术再现光辉。2009年,周仲富、吴惠芳、周贵舟、周贵彤共同绘制的《海陆丰稀有戏剧脸谱系列》作品入展“广东省与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会”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赞誉。《海陆丰戏剧脸谱系列》作品先后在第二、三、四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岭南杯”2019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分别荣获银奖、铜奖、优秀奖等。

  濒危曲种获得“新生”

  雄浑古朴的正字戏、威武雄壮的英歌舞、富于变化的滚地金龙、婉转悠扬的渔歌……汕尾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2008年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汕尾大力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汕尾大力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

  近年来,汕尾不断加大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挖掘、整理、抢救和保护力度,增加市、县两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的申报批次,非遗项目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完善,有效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深入开展。尤其是在传承和弘扬戏曲文化方面,汕尾积极开展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皮影戏等非遗项目传承人的记录工作,通过摄制戏剧传承人一生从艺的经历、加快推进稀有剧种古老剧本抢救保护工程、设立临时机构“汕尾市地方戏曲创作研究室”等系列举措,让沉寂多年的濒危曲种获得“新生”,重新走进百姓生活。

  为促进非遗项目融入当代社会、融入生产生活,使非遗保护成果惠及大众,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汕尾大力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加大非遗宣传氛围,成功举办2022年广东省“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暨“冬养汕尾”嘉年华活动,通过展示展演、打造非遗集市、运营“时尚非遗看汕尾”话题等方式,向全省人民奉上了一顿丰盛的“非遗大餐”。与此同时,汕尾大力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组织各门类非遗项目优秀传承人在全市24所学校开设“第三课堂”,进一步挖掘和培养新的非遗手艺传承人,为非遗技艺注入新鲜血液。

  “汕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汕尾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来将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制定汕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增强非遗保护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汕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振兴。

  文博事业有了新拓展

  观非遗、赏文物、逛市集、看展览……多姿多彩的文旅活动不断丰富着汕尾市民的文化生活。

汕尾市博物馆。汕尾市博物馆。

  近年来,汕尾在加大非遗保护力度的同时,文博工作也有了新拓展。目前,汕尾已注册登记博物馆8家,全市各级收藏单位收藏文物总数10874件(套),其中一级文物8件(套)、二级文物70件(套)、三级文物310件(套)、一般文物3976件(套)、未定级文物6220件(套)、非文物藏品数290件(套)。据“全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直报系统”综合数据,汕尾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15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10处、市级55处、县级48处。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文博场馆,欣赏精美历史文物、品味汕尾传统文化。

  文博场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以来,汕尾组织社会各界党员群众和青少年学生群体前往红宫红场旧址、彭湃烈士故居、赤山约农会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重温党的历史,汲取精神之钙,用红色文化点燃干事创业的激情。其中,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通过不断完善展陈内容、升级展陈方式,为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带来更好的观展体验,节假日日平均接待量达5000人次。

   【记者】陈欣欣 南小渭

  【通讯员】李向钦 陈庆辉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标题文档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